“定制”美好年味儿

1月18日下午,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呼哈路社区为老服务餐厅内,尽管还不到饭点,这儿却现已聚集了不少社区居民。
蒸锅里是为社区晚年人预备的花卷、豆包、馒头,另一边的灶台上是刚出锅的烧肉、丸子、酱肉……这些都是当地年夜饭桌上最常见的家常菜品。
“虽然孩子期望我新年不要太累,但我仍是想给她做上一桌子可口的饭菜。”呼哈路社区居民杨相兰拿着刚出锅的炸丸子和记者说,终年在上海作业的孩子最想吃的便是妈妈做的红烧丸子,可是流感刚好的杨阿姨真实没办法再起锅烧油,仍是老伴主张她来家门口的为老服务餐厅看看。
“老伴说咱们为老服务餐厅用的都是有保证的食材,我特意来试吃了,公然用料很真实。”杨阿姨笑着说,社区为老服务餐厅里的丸子不比她自己做得差。
“白叟年岁大了,新年真实不想折腾他们。可是备年货这事在我家很重要,我就跟我爸妈商议,在家门口的为老服务餐厅里购置。”住在新康小区的90后陈培华说,“一开始我妈还不愿意呢,嫌外面做得欠好。后来我告诉她,为老服务餐厅可以精确的经过口味调整调料,也能自己拿食材过来加工。这不,我妈马上下单了一堆年货,有烧肉、麻花、馒头,还有酱牛肉什么的,真是给咱们省了大事了。”
“都说众口难调,可是假如真的用心做也能让居民们吃上一顿契合自己口味的年夜饭的。”呼哈路社区为老服务餐厅负责人杨晔介绍,为了更好地服务辖区居民,特别是晚年居民,为老服务餐厅现已接连5年在新年前后为居民制造年货。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多元化、人性化的养老服务是晚年人关于基层作业的遍及诉求。如何为不一样的需求的晚年人供应服务,一直是养老服务的一项难点作业。
把居民“心上事”当成“上心思”,近年来,新城区整合养老服务、自愿服务、物业等社会资源,逐步齐备养老服务供应系统,不断丰富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内容,在辖区晚年人聚居的社区,要点推动“社区+为老餐厅”助餐养老服务形式,将家门口养老缩短至“一碗汤的间隔”。
“一餐热饭”,也处理了年轻人忙于作业的后顾之虑,更提升了居民生活的美好感。(记者 郑学良 实习生 梁良)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历:我国西藏网”或“我国西藏网文”的悉数著作,版权归高原(北京)文明传达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证,须标示清晰来历我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查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4)0000004